Last updated: 2021-08-04 | 1811 Views |
槟榔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.的干燥成熟
种子。
药材名 Mak-Song(泰文名)、Binglang(汉语拼音名)、Areca Seed、Arecae Semen
药材性状
本品呈扁球形。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,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,
有明显疤痕状种脐。质坚硬,不易破碎,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
理石样花纹。气微,味涩、微苦。
要产地
主产广东、云南、广西、福建。
炮制方法
1. 槟榔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浸泡,润透,切薄片,干燥,筛净。
2. 炒槟榔:取槟榔片,用文火加热,炒至微黄色,取出晾凉,筛去碎屑。
3. 焦槟榔:取槟榔片,用中火加热,炒至焦黄色,取出晾凉,筛去碎屑。
中药功能
味苦、辛,性温。归胃、大肠经。
1. 槟榔:杀虫,消积,降气,行水,截疟。
2. 炒槟榔:炒后可缓和药性,以免克伐太多而耗伤正气,能减少服后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的副作用。
3. 焦槟榔:焦槟榔和炒槟榔功用相似,长于消食导滞。
泰药功能
味涩。疗疮、驱蛔虫,用于痹痛、痢疾、口舌生疮。
用法用量
煎服,3-10g;驱绦虫、姜片虫30-60g。
* 注意 *
气虚下陷者禁服。
这份文件的版权和知识产权属于华侨中医院,
仅对外宣传和传播科普知识所用。
禁止擅自用于任何形式的商业谋利。